上篇過量危機-維生素A中,我們提到過量的β-胡蘿蔔素可能使皮膚變黃。
今天就來談談其成因及造成同樣現象的成分。
只要是類胡蘿蔔素都可能造成色素沉澱
目前已知的類胡蘿蔔素超過600種。常見的有葉黃素、玉米黃素、β隱黃素、α-胡蘿蔔素、β-胡蘿蔔素、茄紅素等等。上述成分只要攝取過量,身體來不及代謝血液中的類胡蘿蔔素,就會沉積在皮膚中,也就是我們稱的「胡蘿蔔素血症」。
那食用多少量才可能導致皮膚變黃呢?
常常被人問:日常飲食中容易攝取過量嗎? 其實是不太容易的。
相關研究顯示,每日攝取超過30毫克,或是血中濃度超過每分升250微克,才會使皮膚變黃。
從此試驗來看,以紅蘿蔔每100克約含4130微克的胡蘿蔔素來看,每天要吃超過1斤(約720G)才有可能皮膚變黃。
其實,我們更應該注意的是:含有類胡蘿蔔素的各種健康食品。我們常聽到有消費者吃了葉黃素等保健食品出現皮膚泛黃的症狀。一問之下,原來是吃過多了。加工過的保健食品,其劑量都是經過濃縮萃取的,如果不依照建議攝取量食用,很容易吃進過多的成分。這也驗證了我們常呼籲的重點-任何物質過量都不見得是好的!
生物界也有類似現象
胡蘿蔔素血症並非人類專屬的症狀。大自然中也有動物存在相同的現象。
如紅鶴(火烈鳥),剛出生時羽毛的顏色其實是灰白色的。進食上,以富含蝦青素(蝦紅素)的甲殼動物及藻類為主才導致羽毛變成紅色的。另外,常見的例子如鮭魚(三文魚)也是同樣的情況,他們的食物同樣以富含蝦青素的蝦及藻類為主,自然類胡蘿蔔素就會沉積在體內,才會變成我們看到的橘紅色肉質。
胡蘿蔔素血症與黃疸的區別
許多人看見自己皮膚變黃,第一個想到的是肝出了問題,有黃疸的可能性。
其實我們有個簡單的判別方法-注意眼白的部分有沒有發黃。
由於人體鞏膜(眼白)、結膜、舌下黏膜並無角質層,所以類胡蘿蔔素不會沉積在該處。反之,就要思考有黃疸的可能,這是兩者最大的區別。
結論
任何物質皆是一體兩面、物極必反。雖然類胡蘿蔔素血症只是簡單的副作用,並非會造成不適的不良反應,且僅須暫停服用相關食品,就能緩解症狀。我們還是得注意攝取量,尤其是各種濃縮萃取的保健食品。畢竟我們不是紅鶴,誰也不想讓自己皮膚泛黃,顯得憔悴不堪。
Comments